借天改明

叫天

首页 >> 借天改明 >> 借天改明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煮酒点江山 汉乡 我要做皇帝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抗日之铁血兵王 秦吏 初唐房二传 唐朝好医生 大宋将门 万历1592 
借天改明 叫天 - 借天改明全文阅读 - 借天改明txt下载 - 借天改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5章 农业研究院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钟师傅,你说经过这个什么研究院研究之后,能提升如此之高的甘薯亩产?”崇祯皇帝带着一丝不相信,问钟进卫。一亩十二石,这在古代还真是不能想象。

“是的,陛下。”钟进卫肯定地点点头。

然后他自然地就想起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心里一动,就又开始诱惑崇祯皇帝:“陛下,臣家乡的研究院,还研究出了杂交水稻,和这个甘薯一样有很多优点,耐活,亩产也大。这几样东西研究出来之后,您知道我家乡养活了多少人么?”

“多少人?”崇祯皇帝很关心这个话题,见钟进卫的神态,好像能养活不少人,他心里暗暗地估计了下,如果不是连年低温干旱,大明的粮食产量养活现在的人口绰绰有余,江浙一带甚至都改稻为桑,种经济作物,也没见有多少饥荒。这么算起来,后世有两倍大明人口就差不多了吧。毕竟人口可以翻倍容易,耕地和产量要翻倍是很难的。

“大明现在有多少人口?”钟进卫没有直接揭开谜底,而是关心起现在的人口数目来了。

“大约为一亿五千万人左右。”崇祯皇帝带着点自豪回答钟进卫。历朝历代,当以大明人数为最。

“那臣现在可以告诉陛下,臣家乡,有十三亿人还多,从没出现过饥荒。甚至有地方的田地都已荒芜不种,也无事。”钟进卫说出这话,心里带着点恶趣味,想看看有没有人被吓傻。

“钟师傅,当,当真?”崇祯皇帝盯着钟进卫的眼睛,有点不可思议。

徐光启更是想不通了,下巴掉到了地上。他是大明了解海外最多的人,但据他所知,好像海外的国家都很小,有的甚至没有大明一个行省大,哪怕最大的国家,人口也不如大明。中兴伯的家乡到底在哪里,有十三亿人之多,那是多大的国家,徐光启不能想象。

“陛下,臣怎么可能欺君。不知道陛下是否记得,臣住的那房屋有多高,一个房子可以住多少人应该可以猜得到吧。”钟进卫提醒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想起在钟进卫手机上看到的那一座座高楼大厦,想想那么多人住在一起,那该是多大的一个城市啊。想着想着不禁神往起来。

徐光启听钟进卫和崇祯皇帝的对话,很是摸不着头脑。据他所知,皇上应该没有出过京师,他怎么可能知道中兴伯海外的房屋高度。如果要是从画中所知,那徐光启是不会信的。要是中兴伯把房屋爱画多高就画多高,根本没有实际参考价值。

没想,他看到崇祯皇帝回过神来后,点点头,肯定了中兴伯的说法。徐光启不由大奇,难道是真的?

崇祯皇帝现在压根就忘了徐光启还站在一侧,他两眼放光地对钟进卫说道:“朕记得,还真是有那么多人。钟师傅,你快跟朕说说,这研究院有什么法力,竟然能变出养活如此多人的东西。”

钟进卫就是要勾引崇祯皇帝问出这个问题来,现在果然如愿,就回答道:“陛下,这个研究院,其实没什么法力,一点也不稀奇。就是集合一些有经验的人,研究作物的习性,专门搞各种实验,培养出高产,耐活作物。”

“好,朕马上下旨给两京十三省,让各地把经验丰富的老农挑选一些送到京师来搞研究。”崇祯皇帝一听,马上就准备行动了,原来解决饥荒是如此简单,亏了朕以前殚精竭虑了这么久时间。

“陛下,等等。”钟进卫连忙打断崇祯皇帝的意淫,真要这么简单的,估计大明自己早已搞出来了,而不需要自己来提点。

崇祯皇帝疑惑地看向钟进卫,咋,还有什么事?

“陛下,这研究院,说简单,就那么简单,但说难,也是很难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来的。”钟进卫苦笑着向崇祯皇帝解释。

崇祯皇帝心里听得“咯噔”一下,看来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他正相面对钟进卫,请教道:“朕觉得也不会那么容易,刚才是朕激动了。钟师傅,如何搞这个研究院,还请详细说说。”

“陛下,这个研究院,不是随便找几个老农就可以的。如果陛下只是想在现在的基础上,提高一点点产量,那只需让有经验的老农去各地互相交流传授经验,说不定就可以,而无需这个所谓的研究院。但如果陛下想让粮食作物的产量有大幅度的提高,那就必须要研究院,花大精力去投入才行。”

钟进卫注意到崇祯皇帝和徐光启都在认真听,就接着讲道:“首先,研究院的人必须会写字,能记录各种遇到的问题;其次,他们必须对各类农作物都很熟悉,比如,对于农作物的成长过程,气候影响,病虫害影响都有了解,对农作物为什么长得好,为什么长不好的原因都知道;第三,研究院的人还必须会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总之,涉及到很多学科和基础设施。”

钟进卫一口气把自己理解的内容都说了出来,后世的研究院差不多就是这样的吧,钟进卫不负责任的想到。

崇祯皇帝听着有点迷糊,就直接对钟进卫说道:“钟师傅,朕听得不是很明白。但总体感觉这个研究院的人需要懂很多东西,是不是?”

钟进卫点点头:“是的,陛下。我家乡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都是相当于进士出身,或者就是所在行业的顶尖者才可以。”

崇祯皇帝记得,钟进卫曾经说过,他差不多是举人出身。这么一衡量,对建立研究院的信心一下遭到了打击。

他沉吟了片刻,基于对钟进卫的信任,请教道:“钟师傅,朕想搞这个研究院,该怎么一步一步的做,哪怕朕搞不出来,朕的儿子就接着搞,也一定要搞出来,让大明子民不再有挨饿的事发生。”

钟进卫用力点点头,对崇祯皇帝道:“陛下不用气馁,臣家乡的研究院是经过那么多年发展,属于顶级的了。现在大明当然不能和臣家乡去比,但只要一步一步的做,臣相信会很快有一些收获的。”

“好,钟师傅,你说。”

“陛下,现在应急的做法是召集全国经验丰富的老农,在大明两京十三省分别成立研究小组,进行农作物经验的互相交流,并推荐各自地区好的农作物进行试种。如果成功,则推广全省。而后两京十三省的老农代表带着各自省份的优势作物,汇合到京师进行全国范围交流,试种,推广。臣以为,这么做,在几年内必有所获。”

这种应急的做法花不了朝廷多少精力和经费,做起来简单,应该没有问题。崇祯皇帝点点头,表示认可。然后他关心地问道:“有应急,那么长远的做法呢?”

喜欢借天改明请大家收藏:(m.resooo.com)借天改明热搜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神级大魔头 超级兵王 随身英雄杀 无敌战斗力系统 绝世神偷:废柴七小姐 特拉福买家俱乐部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我的道士生涯 都市之修仙归来 王者时光微微甜 仙傲 九死成神 至尊神魔 永夜君王 五零俏军嫂养成记 极品戒指 至尊透视眼 至尊兵王 逆天神医 邪帝狂妃:废材逆天三小姐 
经典收藏 大宋边陲 晚清崛起 全能尖兵 三国之易谋天下 登仙之帝 请称呼我为战神 明圣帝 夜郎传奇第一村 君知云瑶不知君 初宋大侦探 藏金洞 我是秦二世 明朝伪君子 我的第三帝国 天下 唐末狐臣 大秦公子复仇记 1623崛起北亚 银狐 隋唐君子演义 
最近更新 煮酒点江山 汉乡 我要做皇帝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抗日之铁血兵王 乱清 秦吏 长安风流 初唐房二传 新特工学生 执宰大明 寒门崛起 唐朝好医生 明朝好丈夫 大宋将门 万历1592 我的大明新帝国 天朝之梦 超级兵王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借天改明 叫天 - 借天改明txt下载 - 借天改明最新章节 - 借天改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